民主与法制网讯(记者王蓉)近日,国新办就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举行发布会。会上,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、二级大法官陶凯元介绍,今年是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周年。自2019年1月1日成立以来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案件18924件,审结15710件,审判质效明显优于改革前的审理机制,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制度优势,切实加强了知识产权法治保障。
据了解,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于2019年1月1日成立,成立以来,该法庭贯彻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,坚持严格保护,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、重点领域、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,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。加大侵权赔偿力度,高额判赔案件越来越多,2023年在8起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。
“法庭在切实保护专利等合法垄断权利的同时,依法履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职责。在多起案件中认定被诉行为构成垄断,负责起草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即将发布。”陶凯元介绍,加大技术秘密保护,“香兰素”案、“蜜胺”案、“橡胶防老剂”案等判赔均超亿元。
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,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。法庭坚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,共审结涉外案件1198件。多起案件中促成中外当事人达成一揽子和解,以“东方经验”实质性化解跨国纠纷。积极探索国际前沿问题,为知识产权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智慧。
此外,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还通过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和定期发布裁判要旨、典型案例等,确保法律适用统一。探索专利民事与行政案件协同审理,牵头建立“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”和共享机制,建立全国首个技术类知识产权裁判数据库,大力推进在线诉讼,促进提升审判质效。
记者还了解到,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三年试点结束时,还专门请中国法学会和中国科协对法庭三年试点进行了评估,并向全国人大作了专题汇报和审议。
北京伊志律师事务所是经司法局批准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,是一家在民事诉讼、房产纠纷、交通事故、刑事辩护、知识产权、企业法顾等领域颇具规模及成就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。伊志律师事务所拥有众多知名律师及专业人员。其中,多名律师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的法学院校。